烏干達之旅
始於感恩,成就慷慨

到非洲烏干達參加社會服務。
今年六月,我和書院學生一起參加社會服務,遠赴非洲烏干達。這片土地一直深受戰亂、愛滋病及社會不公所苦,四分五裂。無數孩子不幸變成愛滋病孤兒。婦女遭受虐待。我們的旅程由非牟利機構Watoto*的職員擔任響導,這個機構一直致力關顧及教育當地孤兒及婦女,讓他們裝備工作技能。我們探訪了不同地方,其中Tweyanze* 卓越學校(School of Excellence)的學生及校長尤其教我難忘。
抵達學校時,學生以一場民族舞蹈歡迎我們。我們從香港帶來一個手提箱,裝滿了二手故事書,他們收到的一刻興奮得無法自已。一雙雙閃亮的眼睛傳達了不盡的感激之情。校長是一位女士,昔日受到非牟利機構的接濟,打從心底感念他們的幫助。目睹Tweyanze村落孩子的需要,她決定赤手空拳開辦一所學校,盡一切所能協助孩子。這份慷慨無私都是從感恩而來。
離開烏干達以後,我思及自己對目前所擁有的一切有多感恩(比如說,一個家、必需品、教育及工作),而我可以怎樣回饋出去,援助有需要的人。衷心感謝善衡社會服務團隊(Yan、Ocean、Frank、Chole、Echoes、Anson、Ray、Hannah、Hilary、Anna、Jamie、Victoria及Vinci)及Watoto團隊(Sunny 和 Ison),每位成員的攜手合作成就了烏干達之旅!
* Watoto及Tweyanze分別指孩子及感恩。
(作者為善衡書院院長莫仲棠教授)
今期其他內容
請即訂閱電子通訊